### 引言 2025年新春会在名义上是第一次官方的新春会(实际上宣传上并不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新春会即使在编排上相比PvZ2 11周年庆典有着长足进步,但是在内容内核上仍旧存在不小的问题。 考虑到16周年庆会或多或少也由于这次新春会征稿环节中的不愉快产生,所以我在看完新春会后,~~连夜写出这篇文章~~总感觉不吐不快,在此写下我的观点和看法。 ### 圈子的庆典 OR 游戏的庆典 其实从本质上而言,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庆典都必须面临这两者之间的抉择。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创作者力量和受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就16周年庆典而言,我们在前期存在着自制类(自制植物关卡僵尸)视频数量太多的忧虑,因为16周年庆典扎根在PvZ1的社区之中,所能接触到的创作者力量必然是PvZ1的创作者力量。而对于PvZ来讲,PvZ1的创作者集中在改版/同人制作中,PvZ2的创作者集中在混剪、绘画之中。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我们是要根据圈子来办这个庆典,还是根据受众需求来办这个庆典。** 如果是前者,那么自然会导致作品类型占比失衡,进而让完播率大打折扣,因为多半要审美疲劳。如果是后者,那么请问需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让你最能接触到的,最容易接触到的创作者流失很大一部分呢? 在这个视角下,让我们看本次新春会的节目组成,在20个节目中,存在超3/4的混剪或绘画类(比如手书、剧情动画)节目,这一点非常符合预期。 **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两个必要因素:对于主办方的主观能动性和对于时间的客观需要。** ### 平衡圈子创作者和观众 为什么说这两个条件是必须的呢,我们来一个一个分析。 主办方的主观能动性基本是占据主要作用的,这一点并不是指主办方需要费大精力来编排、宣传等等,因为这个对于一个庆典几乎是必须的。而另一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却尝尝被忽略 —— **征稿的主观能动性**。 在上述视角下,不论是PvZ1还是PvZ2,都存在创作者集中在某个领域的问题,我们把这部分创作者称为 **『核心创作者』**。其实我在上一篇文章也提到了,我们需要发掘的是真正分散在PvZ圈内的那些 **『外缘创作者』**。 而寻找这部分创作者的最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主办方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这部分创作者你一定不熟悉,其次,这部分创作者也同样不怎么刷到你的征稿信息啥的*。所以,这时候主办方就起决定性作用了,**只有主办方真正发挥对于征稿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些创作者进行定向『捕捞』,通过B站私信等各种形式来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活动存在,并产生投稿意向,才能够真正拓宽征稿的类型丰富性,摆脱圈子本身给予庆典的枷锁。 而这个事情就需要另一个因素了 —— **时间**。这一定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找到一个这类创作者就十分费时间,其次找到了联系这个创作者也需要时间,因为大多数情况你是要B站私信邀请的。并且,唯有时间充足,这些创作者才会考虑参加,毕竟他们之前没有对这类庆典 **『权威性』和『可行性』** 的概念,这不同于核心群体,大家都知道你有能力 —— 充足的时间是邀请他们投稿的必要条件。 而这次新春会,很可惜,上述两个东西一个都没有。不仅面临着紧迫的征稿流程(甚至于到2/11才放出来),而且主办方有点小散装,并没有想着去拉这部分创作者加入。 ### 结语 不管怎么说,PvZ从2022年开始,也没有这么大型的新春活动了。即使里面作品类型单一,但是也不代表单稿质量差劲。 PvZ庆典筹备才刚刚起步,相比东方,我们一没有高凝聚力的团体,二在核心群体内没有相对丰富的创作形式,三没有比较多资金的注入 —— 这是困境,亟待打破。 在我看来,庆典的发展也只有亦步亦趋地走,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打破舒适区,不断地接触更多类型的创作者,并在大范围的创作者心中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符号 —— 在这个时候,或许征稿可以更加得容易,庆典本身也可以做到创作者和受众的双赢。 Loading... ### 引言 2025年新春会在名义上是第一次官方的新春会(实际上宣传上并不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新春会即使在编排上相比PvZ2 11周年庆典有着长足进步,但是在内容内核上仍旧存在不小的问题。 考虑到16周年庆会或多或少也由于这次新春会征稿环节中的不愉快产生,所以我在看完新春会后,~~连夜写出这篇文章~~总感觉不吐不快,在此写下我的观点和看法。 ### 圈子的庆典 OR 游戏的庆典 其实从本质上而言,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庆典都必须面临这两者之间的抉择。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创作者力量和受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就16周年庆典而言,我们在前期存在着自制类(自制植物关卡僵尸)视频数量太多的忧虑,因为16周年庆典扎根在PvZ1的社区之中,所能接触到的创作者力量必然是PvZ1的创作者力量。而对于PvZ来讲,PvZ1的创作者集中在改版/同人制作中,PvZ2的创作者集中在混剪、绘画之中。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我们是要根据圈子来办这个庆典,还是根据受众需求来办这个庆典。** 如果是前者,那么自然会导致作品类型占比失衡,进而让完播率大打折扣,因为多半要审美疲劳。如果是后者,那么请问需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让你最能接触到的,最容易接触到的创作者流失很大一部分呢? 在这个视角下,让我们看本次新春会的节目组成,在20个节目中,存在超3/4的混剪或绘画类(比如手书、剧情动画)节目,这一点非常符合预期。 **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两个必要因素:对于主办方的主观能动性和对于时间的客观需要。** ### 平衡圈子创作者和观众 为什么说这两个条件是必须的呢,我们来一个一个分析。 主办方的主观能动性基本是占据主要作用的,这一点并不是指主办方需要费大精力来编排、宣传等等,因为这个对于一个庆典几乎是必须的。而另一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却尝尝被忽略 —— **征稿的主观能动性**。 在上述视角下,不论是PvZ1还是PvZ2,都存在创作者集中在某个领域的问题,我们把这部分创作者称为 **『核心创作者』**。其实我在上一篇文章也提到了,我们需要发掘的是真正分散在PvZ圈内的那些 **『外缘创作者』**。 而寻找这部分创作者的最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主办方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这部分创作者你一定不熟悉,其次,这部分创作者也同样不怎么刷到你的征稿信息啥的*。所以,这时候主办方就起决定性作用了,**只有主办方真正发挥对于征稿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些创作者进行定向『捕捞』,通过B站私信等各种形式来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活动存在,并产生投稿意向,才能够真正拓宽征稿的类型丰富性,摆脱圈子本身给予庆典的枷锁。 而这个事情就需要另一个因素了 —— **时间**。这一定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找到一个这类创作者就十分费时间,其次找到了联系这个创作者也需要时间,因为大多数情况你是要B站私信邀请的。并且,唯有时间充足,这些创作者才会考虑参加,毕竟他们之前没有对这类庆典 **『权威性』和『可行性』** 的概念,这不同于核心群体,大家都知道你有能力 —— 充足的时间是邀请他们投稿的必要条件。 而这次新春会,很可惜,上述两个东西一个都没有。不仅面临着紧迫的征稿流程(甚至于到2/11才放出来),而且主办方有点小散装,并没有想着去拉这部分创作者加入。 ### 结语 不管怎么说,PvZ从2022年开始,也没有这么大型的新春活动了。即使里面作品类型单一,但是也不代表单稿质量差劲。 PvZ庆典筹备才刚刚起步,相比东方,我们一没有高凝聚力的团体,二在核心群体内没有相对丰富的创作形式,三没有比较多资金的注入 —— 这是困境,亟待打破。 在我看来,庆典的发展也只有亦步亦趋地走,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打破舒适区,不断地接触更多类型的创作者,并在大范围的创作者心中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符号 —— 在这个时候,或许征稿可以更加得容易,庆典本身也可以做到创作者和受众的双赢。 最后修改:2025 年 02 月 12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赞 1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